中教数据库 > 文学与文化 > 文章详情

再议《文心雕龙》形象性概念的诠释

更新时间:2015-11-05

【摘要】《文心雕龙》研究中,在形象性概念的诠释上多有分歧,一些议论难免缺憾和偏颇的原因有三:其一是割断范畴义与其移用文论前原义的联系,不解古人移植的所以然,使解读失去一个重要导向。其二是断章取义,忽略古代概念在不同语境、不同组合中意涵的差别。这一点在解读模糊多义的形象性概念时尤须注意。其三是忽略古今理论形态、范畴概念和表述方式上的差异,甚至把古代的形象性概念与抽象的现代概念简单地相互代换、对译。本文围绕多年来问题最集中的《定势》、《体性》、《风骨》三篇进行讨论,在对存在问题提出看法的同时,尽可对“势”、“体性”、“风骨”的范畴义作贴近论者原意又不失要旨的解读。

【关键词】

11 2页 免费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

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

0/500
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教立场
相关文献

推荐期刊
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
京ICP备2021021570号-13

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